
随着自然界阳气收敛,阴气渐长,我们的肌肤也仿佛进入了一个“休养期”,中医认为,人与自然相应,秋冬季的干燥寒冷不仅影响万物收藏,更会耗伤人体津液,使肌肤失养,出现干燥、紧绷、敏感等不适。可以说,秋冬季的皮肤问题,根源在于一个“燥”字。
一、秋燥冬寒:肤疾之源,养肤根本
秋属金,通于肺,肺主皮毛,肺气充盈,则皮肤润泽;肺气不足,则肌肤干燥无华,出现皮肤干痒,脱屑。故秋冬护肤,首重润肺。
冬属水,通于肾。肾藏精,是人体能量的根本。冬季寒气当令,若肾精不足,则无法温煦身体,气血运行无力,肌肤便会显得黯淡无光,缺乏弹性。
因此,秋冬护肤的关键,不止于表面补水,更在于“润肺生津”与“滋肾养血”。
二、内调为本:润肺滋肾,由内焕颜
1.食养有道,润肤有方
白色食物养肺:多吃梨、银耳、百合、杏仁、山药、莲藕,滋阴润肺。滋润厚味填精:冬季可适量食用黑芝麻、核桃、枸杞、黑豆等以滋养肾阴,填补肾精。
晨起可饮用温水冲泡的蜂蜜桂花茶,润燥生津;午后一碗银耳百合羹,滋阴养颜;晚餐时分,山药粥温和补脾,益肺固肾。这些看似平常的饮食,实则是千年智慧沉淀的“润肤良方”。
2.顺时作息,藏精养肤
高质量的睡眠是任何护肤品都无法替代的“修复精华”。冬季顺应自然节律,适当早睡晚起,阳气潜藏,阴精积蓄,有助于阴血内守。
3.心神安宁,静心润肤
“愁能伤肺”,思虑过度会耗伤肺气,影响肌肤健康。秋冬时节,保持内心平和尤为重要。闲暇时,通过闭目养神、静坐,听舒缓音乐,读几页诗书,让心神安宁,气血和顺,肤色自然红润光泽。
三、外养为辅:温护肌肤,以表增效
1.温和洁肤,守护皮脂
洁面宜用温水,避免过度清洁带走肌肤本身的油脂。浴后当肌肤微湿时,适当保湿润肤,滋养干燥。
2.按穴通经,焕活气色
每日洁面后,将掌心搓热,用温热的手掌轻轻按摩面部,从下至上,由内向外,反复多次,能刺激面部气血,让肌肤红润有光泽。
按揉穴位:用指腹轻轻按揉迎香穴(鼻翼两侧)以润肺通窍,减轻法令纹;按揉四白穴(瞳孔直下)以改善面部皮肤干燥和暗沉,还可以改善黑眼圈和眼周浮肿。按揉承浆穴(下唇正下方凹陷),可以调节内分泌,改善唇周暗沉。
中医护肤,是一场身心共养的修行。它不追求立竿见影的速效,而是倡导一种顺应天时、内外兼修的生活方式。秋收冬藏,不仅是自然之道,更是养肤智慧,愿您在这个秋冬,身心俱暖,容颜如玉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