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/ 健康教育 / 健康科普 / 正文

透析病友请注意:血磷高、瘙痒难耐这样控制

来源:刘奕雯(肾病科) 发布时间:2025-10-27 09:02 浏览次数:

“大夫,我身上又开始痒了,太难受了!”这样的困扰在透析室时常听到,背后元凶就是“磷”。

1.高磷血症的危害

正常人的血磷浓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,即0.81-1.45mmol/L。当血清磷浓度超过1.45mmol/L时,即可诊断为高磷血症。在大家的印象里,血液里的磷超标就是“痒”和“皮肤变黑”。但实际上,高磷血症的危害远不止于此,长期高磷血症会累及全身多个器官。

(1)皮肤表现

瘙痒、皮肤发黑,严重时可能出现皮肤溃烂、难以愈合。

(2)骨质疏松与病理性骨折

血磷升高会打乱钙磷平衡,影响相关激素分泌,破坏骨骼代谢平衡,最终导致骨质异常。

(3)心梗、脑梗等危急重症

过多的磷与钙结合成磷酸钙,沉积在身体不同组织,即“异位钙化”,如果沉积在血管壁,会使血管腔变窄、变脆、变硬,极易破裂,从而诱发心梗、脑梗、脑出血、动脉夹层等急危症。

血透患者预防高磷血症需从饮食控制、透析管理、药物辅助三方面综合干预,核心是减少磷的摄入、增加磷的排出。

1.严格控制饮食

• 限制高磷食物摄入:避免或严格限制动物内脏(如肝、腰花)、坚果(如花生、核桃)、全谷物(如糙米、燕麦)、加工肉(如香肠、腊肉)、碳酸饮料、浓茶及部分高磷蔬菜(如菠菜、苋菜)。

• 优选低磷食物:建议多选冬瓜、黄瓜、生菜、苹果、梨、精米、白面等含磷较低食物。

• 警惕“隐形磷”:注意食品添加剂中的磷(如磷酸盐),常见于速食汤、薯片、糕点,购买时请仔细阅读配料表,避免含“磷酸”“磷”字样的成分。

• 烹饪技巧:蔬菜可先焯水1—2分钟,弃汤食用,肉类先煮后弃汤,有助于去部分磷。

2.确保充分透析

• 规律透析:严格遵循医嘱完成透析治疗(如每周3次,每次4小时),不随意减少透析次数或缩短时间。

• 定期评估:建议最少每3个月复查透析前后血磷、尿素氮等指标,若透析效果不理想,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方案。

3.合理使用磷结合剂

正确用药:应在医生指导下,通常随餐服用,让药物在胃肠道与食物中的磷结合,减少磷的吸收,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。

4.定期监测与综合管理

• 建议每月至少复查1次血磷水平,目标值控制在1.13-1.45 mmol/L(具体目标请遵医嘱,结合患者年龄和并发症调整)。

• 若合并高甲状旁腺素(PTH),需首先控制PTH水平,以防加重磷代谢紊乱。

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日常饮食应保证充足的营养(蛋白质、热量和维生素),同时注意预防高血压、高血钾、高血磷等各种并发症。以下是一段控磷顺口溜,助您轻松记忆:

透析护肾要控磷,高磷危害记在心;

坚果内脏和海鲜,馋嘴贪吃是大忌;

加工零食添加剂,可乐奶茶别沾唇;

奶粉奶酪巧克力,浅尝即止别贪瘾;

低磷主食巧搭配,芋头粉丝换白米;

肉蛋焯水磷溜走,煮汤弃汁控磷准;

青菜浸泡去农残,生鲜优选低磷系;

药片随餐嚼碎服,定期检测不松懈;

烟酒熬夜伤肾器,适度运动气血匀;

医患同心齐努力,科学管理焕精神;

控磷达标少烦恼,指标稳定心安宁;

笑迎晨昏身康健,生活质量步步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