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,我国多地区遭遇新一波寒潮天气,气温断崖式下降,家家户户纷纷减少开窗通风,用火炉取暖、天然气做饭的场景日渐增多。但在紧闭门窗营造的温暖环境中,“无形杀手”一氧化碳正悄然潜伏。对此,高压氧治疗中心医师特别提醒:务必掌握科学防治知识,避免悲剧发生。
1.认识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(CO),俗称“煤气”,是一种无色、无味、无臭、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。日常生活中,只要含碳物质(如煤、木材、液化石油气、天然气等)燃烧不完全,就会产生一氧化碳。以下场景尤其需要警惕:
(1)直接用桶、盆在室内燃煤取暖,无有效排烟通道;
(2)煤炉内煤炭装填过满,燃烧不充分,或烟囱堵塞、接口密封不严,导致烟气倒灌;
(3)降雪、大风、浓雾天气时,室外气压低、室内外温差小,烟气难以扩散,易在室内积聚;
(4)使用液化石油气、天然气热水器淋浴时,排气管安装不当或堵塞,有毒气体无法排出。
这些情况都会让室内一氧化碳浓度快速升高,短短几分钟就可能引发中毒。
2.如果中毒了应采取哪些措施? 一旦出现头晕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心慌、乏力、嗜睡等轻度一氧化碳中毒症状,务必保持冷静,按以下步骤紧急处理:
(1)迅速撤离现场:立即打开门窗通风,尽快带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、通风良好的室外,远离中毒环境;
(2)严禁明火与电器操作:切勿开关电灯、拔插电源、使用打火机等,因为一氧化碳是易燃气体,遇火花可能引发爆炸;
(3)及时呼叫救援: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,告知医护人员“一氧化碳中毒”,并尽量选择配备高压氧舱的医院,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。
3.一氧化碳中毒该如何治疗? 很多人以为,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清醒后就“没事了”,其实不然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,高压氧治疗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重要手段,尤其要警惕“迟发型脑病”这一“隐形后遗症”。
(1)为什么必须做高压氧治疗?
高压氧治疗能让患者在高压环境下吸入纯氧,快速提高血液中氧气浓度,加速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分离(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是氧气的200-300倍),从而减轻脑组织、心脏等重要器官的缺氧损伤,降低后遗症风险。
(2)警惕“迟发型脑病”
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神志清醒后,往往会经历一段“假愈期”(看似恢复正常),但在中毒后的2天至60天内(多数在1个月内),可能突发“迟发型脑病”。这种疾病以痴呆、精神异常(如烦躁、抑郁)、肢体僵硬、行走困难等神经系统症状为主,若未及时干预,可能导致患者终身残疾甚至死亡。 一氧化碳中毒虽危险,但只要做好预防(正确使用取暖、烹饪设备,定期检查排烟通道)、牢记应急措施、重视高压氧治疗,就能降低风险。希望大家在寒冬季节既要温暖,更要安全,远离“无形杀手”的威胁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