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一旦上了年纪,肌肉流失就成了躲不开的规律,尤其过了60岁,不少老人会明显感觉到:站起来没以前利索,提点儿东西就费劲,走几步路还气喘吁吁。这些不适的背后,藏着一个重要原因——肌肉量减少。其实,想要留住肌肉、降低风险,办法并不复杂,就是坚持做抗阻运动。所谓抗阻训练,简单说就是让肌肉对抗外界阻力进行收缩的运动。对老年人来说,坚持做抗阻训练有三大核心好处:
一、防摔倒、保安全
老年人最怕摔倒,一旦因摔倒导致股骨骨折,卧床后肌肉会加速流失。而抗阻训练能针对性增强下肢力量和核心稳定性。
二、改善身体机能
通过适度的抗阻训练,不仅能延缓肌肉流失的速度,还能帮助调节血糖、增加骨密度,连睡眠质量也能得到改善,让身体状态更年轻。
三、提升生活自理能力
能自己从椅子上站起来、稳稳地拿住筷子吃饭、轻松拧开瓶盖,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,其实都离不开肌肉的支撑。坚持抗阻训练,能帮老年人重新找回“我能行”的自信,不用依赖他人,活出更多尊严。
不过,很多中老年朋友一听到“力量训练”就犯怵,担心受伤、怕血压升高。可以先做个简易练习:坐在椅子上,双手放在胸前,用力咳嗽一下,感受腹部核心自然收紧的感觉,这是发力时该有的呼气状态。每天练几次,形成肌肉记忆,后续训练会更顺畅。
下面分享三个老人在家就能练习的抗阻训练动作:
1.强腿:靠墙静蹲
目的:强化支撑身体的关键肌肉——股四头肌和臀肌,让走路更稳。
动作:后背贴紧墙壁,双脚分开与肩同宽,向前迈出一小步;接着慢慢沿墙壁向下滑,直到膝盖弯曲成100-120度(不用非要蹲到90度,感觉大腿有点吃力就可以),保持这个姿势30秒到1分钟,能明显感觉到大腿前侧发酸发胀。
进阶:练熟后可以试着慢慢离开墙壁,模拟“坐空椅子”的动作,进一步提升腿部力量。
2.核心:鸟狗式
目的:在不给脊柱增加压力的前提下,锻炼深层核心肌肉,增强身体稳定性。
动作:双手和膝盖着地,呈四足跪姿,双手要在肩膀正下方,膝盖在臀部正下方;先收紧腹部,然后慢慢伸出右臂和左腿,直到手臂、腿部与身体平行,保持2-3秒,感受腰腹发力,再慢慢收回,换另一侧重复。
关键:动作一定要慢,想象背上放了一杯水,不能让身体晃动,避免腰部受伤。
3.练平衡:单腿站立
目的:直接提升单腿站立时的平衡能力,模拟走路时的状态,减少行走时摔倒的可能。
动作:找一个稳固的椅子靠背或厨房台面,用手扶住;轻轻抬起一只脚,用另一只脚站立,坚持30秒,全程保持身体挺直,视线平视前方,不要低头看脚。
进阶:练一段时间后,可以试着慢慢减少手部的支撑力,从双手扶变成单手扶,再到只用手指尖轻触,最后争取完全不用手撑也能站稳。
除了掌握正确动作,训练时还有几点注意事项要牢记:
1.循序渐进:刚开始不用追求多高的强度、多快的速度,先把动作做标准,再慢慢增加时间或次数,避免一开始就过度运动导致受伤。
2.时间安排:最好在饭后1小时再训练,每次训练15-30分钟,不用太长时间,以免身体疲劳。
3.及时停下:训练过程中如果出现胸闷、头晕、关节疼痛等不适,一定要马上停下来休息,别硬撑。
4.坚持练习:抗阻训练需要长期坚持,建议大家连续练习3-4周,慢慢感受身体的细微变化。
肌肉是老年人宝贵的“健康储蓄”,抗阻训练也不是年轻人的专利,更像是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“健康防护网”,从现在开始动起来,给“健康储蓄”添砖加瓦,让晚年生活更有尊严、更安心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