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生活里,总有些“小麻烦”不请自来——比如突然冒出来的针眼。它在医学上被称作麦粒肿,是眼科门诊里常见的病症之一,不仅发作时又肿又痛影响视物,还总爱反复“纠缠”,让不少人备受困扰。
不过,面对顽固的麦粒肿,中医早已积累了数千年的诊疗经验,从内调体质到外治肿痛,形成了一套兼顾“治标”与“治本”的独特方案。接下来,就为大家分享这些实用的中医方法,助你轻松应对“针眼”,让它真正“去无踪”。
一、什么是“针眼”?
在眼科范畴里,“针眼”通常指的是睑腺炎,主要是由于葡萄球菌感染眼睑腺体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。患者往往会感到眼睑局部红肿、疼痛,严重时还会影响正常的视物和生活。一般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青少年、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或老年人更易发病。当然不良的卫生习惯和化妆习惯也会引发疾病。
二、中医视角下的“针眼”
针眼,其因胞睑边缘生小硬结,红肿热痛,形似麦粒,故又称为“麦粒肿”。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风热之邪客于胞睑,火灼津液,变生痒痛;或心肝之火循经上炎,热毒聚于胞睑,发为红肿热痛;或脾虚湿热,上攻于目,热毒壅阻于胞睑;亦或是过食辛辣刺激之物,脾胃积热,火毒上攻于胞睑而致。
三、中医如何治疗小小“针眼”?
1.中医内治法:
针对不同类型的针眼,中医内治法有多种证型。
·疏风清热法适用于风热客睑型,症见眼睑肿物初起,微红,疼痛等。治疗以疏风清热、消肿散结为主,常用银翘散等。
·清热解毒法用于火毒壅盛型,症见胞睑红肿灼热,疼痛拒按、兼有口渴喜饮等,治疗以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为主,常用仙方活命饮等。
·益气健脾法适用于脾虚夹邪型,症见肿物屡发,红肿不甚,经久难消,兼有面色无华,神倦乏力等,常用托里消毒散等。
2.中医外治法
·耳尖放血疗法:适用于早期睑腺炎。通过刺激耳尖部位,清热泻火、解毒消肿。
·针灸疗法:对特定穴位进行针刺,调节人体阴阳平衡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。
·中药外敷加离子导入:如意金黄散出自明代《外科正宗》,可清热解毒、活血消肿、止痛。我院眼科将如意金黄散与超声波离子导入二者进行结合,如意金黄散从内部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,消除炎症根源,超声波离子导入进一步增强局部组织新陈代谢,改善患者症状。
备制如意金黄散。
敷于患者双眼患处。
患者戴上眼罩,连接离子导入仪。
进行15分钟治疗。
在治疗期间不断询问,患者如有过敏等不适,可及时告知医生,立即停止治疗。
温馨提示
中医疗法适用于多数西医治疗效果欠佳、病情较重或反复发作的麦粒肿(针眼)患者,5次/日为一个疗程。治疗后若出现局部皮肤轻度泛红,属正常反应。若您正受针眼困扰,不妨尝试中医治疗摆脱麦粒肿的不适,重获清澈明亮的健康双眼。
